编者按:2020年,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了建成“服务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明确了“聚焦内涵建设,聚力内部治理”的主题主线;2021年,学校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2022年为学校的“管理年”,学校将聚力内部治理,充分激发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为展现各单位在开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资源保障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成效,现开设“管理有道”栏目,每期邀请一位嘉宾结合工作实践谈科学管理,力求更直观、更全面地展现各单位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蓝图和管理要点。本期邀请的嘉宾为科研与地方合作处处长赵建平。
探索科研范式变革 推进有组织科研
科研与地方合作处处长 赵建平
9月6日,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七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要求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此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就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部署。因此,高校要以更好地服务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紧迫需求为目标,加快变革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我校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以“管理年”活动为契机,以科研组织模式改革为切入点,系统开展精细管理、精准服务、精心组织和精实合作四大体系建设,逐步推进有组织科研,努力实现科研工作整体优化和迭代升级。
聚焦“三位一体”精细管理体系建设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制(修)订制度文件15个,逐步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精细化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科研行为,激发科研活力。一是以目标量化为抓手,强化管理指向性。细化量化10项科研与社会服务年度重点任务,绘制每项任务思维导图,挂图作战,明确工作内容、思路、路径和进度。实施各二级单位目标完成情况“比拼晾晒”机制,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浓厚干事氛围。二是以业绩分类为抓手,强化管理多元性。出台科研业绩分类办法,系统规划项目、平台、奖项、论文等6类业绩的分类定级,明确以质量、实效和贡献为核心的业绩导向。细化纵向包干制、纵向预算制、横向党政机关类、横向企业类、成果转化类等6类不同类型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形成全局覆盖、多元管理的新局面。三是以经费管理为抓手,强化管理有序性。落实科研经费管理新政,出台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不折不扣地落实简政放权,同时建立“负面清单”“黑名单”机制,并协助开展“科研安”数字化改革,做到有“破”有“立”。开展项目结题清理和项目配套经费落实,并建立“以奖代配”机制,最大限度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聚焦“一核两端”精准服务体系建设
以全流程数字化改革为核心,着力“成果培育入口端”和“成果转化出口端”服务机制创新,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完善科研评价。一是推进数字化改革,提高服务效率。更新升级科研创新服务平台,着眼数字赋能科研全周期全流程服务,实现22类事项“网上办”“网上报”,持续推进“科研一张表”应用场景建设,并在专业技术评聘个人科研业绩材料审核等业务中全面应用,实现了“一体归集、一码集成、一表通用”,成功入选2022浙江省高校数字化改革成果巡展。二是推进成果培育,增强服务针对性。强化科研工作系统规划、统筹组织和整体推进,实施“1355”科研培育行动,整体推进100个科研项目、30个科研团队、5个科研平台和5个科研成果奖项培育。目前已经立项培育70个项目、4个成果、2个平台和5个团队,为集聚科研资源重点打造高层次科研成果打下良好基础。三是推进成果转化,提升服务成效。出台《丽水学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多措并举推进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改革。我校获批中国(浙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备案单位,特定领域专利授权周期明显加快。强化丽水学院丽水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积极申报丽水市成果加速器。今年上半年,授权发明专利数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的160%,全年转化率有望同比增幅明显提升。我校“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教师科研分类评价”被列入浙江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
聚焦“三个坚持”精心组织体系建设
以精心组织高层次项目申报为抓手,克服我校现有科研要素条件相对不足的困难,进一步增大科研规模、提升科研层次。一是坚持系统谋划,突出申报重点。通过科研大数据常态化监测,摸清科研底数,在各类重大项目申报前坚持“定向组织+自由申报”相结合原则。认真研究申报指南,定向组织相应学院组建团队,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先后实现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省文化研究工程等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和高层次社科科研平台的新突破。二是坚持多元联动,加强申报协同。强化学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联动,充分发挥各方主观能动性,建立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学校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对高层次项目申报实现全覆盖审读和指导。强化与校外资源联动,加强学术交流,推荐研究成果,首次联合中国科学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举办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评审及典型经验交流”线上研修活动,建立省之江社科青年结对我校青年学者帮扶机制。一年来,近100位专家学者走进学校开设专题讲座。三是坚持全程跟踪,把握申报节奏。以前所未有的统筹组织力度推进国家级项目申报组织工作,发布《2022年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组织工作方案》,严格按照6个阶段明确学校、二级学院、申报科研人员协同工作要求,制定详细时间安排表和二级学院月报制度,扎实推进项目申报全程跟踪。
聚焦“四级联动”精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我校坚持把服务和引领丽水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建设作为使命职责,初步构建了“学校布点、学院建点、团队进点、博士驻点”四级联动社会服务体系,多措并举提高服务丽水的组织性、主动性、有效性和贡献度。一是推进学校布点。出台《服务丽水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4)》,实施七大服务行动。实现丽水9县(市、区)校地战略合作全覆盖。新建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果展示馆,印发社会服务手册,高规格召开“融合共享 合创共赢”校地合作签约大会。《浙丽共富》刊发文章介绍我校助力共富的重要经验。二是推进学院建点。细化实施《服务丽水“四个一”工程实施方案》,10个二级学院“一对一”联系服务10个县(市、区)和10个市直部门,紧密对接1315产业链建立15个产学研合作平台。附属实验学校、丽水市工业与信息化研究院、丽水学院龙泉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平台落地实施。三是推进团队进点。紧密对接《丽水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方案》,围绕助力其中五大行动组建42个科技服务团队,与纳爱斯集团、维康药业、中铁建城、臻泰能源科技等10余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团队全部进驻各平台和企业开展技术合作。通过校地、校校、校企共建成功创建龙泉青瓷浙江省传统工艺工作站。四是推进博士驻点。全面启动“百名专家博士下基层”工程,通过双百人才计划、科技特派员、博士创新工作站、社科赋能共富“三服务”等载体,100多名博士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驻点服务。以需求实效为导向,创新建立 “揭榜挂帅”机制,揭榜项目数20余个。